2905
浏览
内蒙古轻工职业技术学校
中等教育质量年度报告
一、学校情况
(一)学校概况
内蒙古轻工职业技术学校始建于2006年,是经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和教育厅批准设立的全日制普通中专学校。学校占地23124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0481.75平方米。
学校开设护理、幼儿保育、旅游服务与管理、影像与影视技术、会计事务共五个专业。建成与专业建设配套的医学综合实训中心、教育与艺术实训中心及多媒体实训中心先进的校内实训基地。
(二)学生情况
2023年,我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36人。男生15人,女生21人。2023年无新生,毕业22人。我校学生基本以农村户籍为主。
(三)教师队伍
学校现有教职工23人,其中专任教师10人,兼职教师3人。专任教师中高级、副高级职称3 人,中级职称1人,初级职称1人。双师型教师3人,占专任教师的30%。学校师生比为1:3。
(四)设施设备
学校现有教学仪器设备106台(套),设备总值 35.18万元,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 9772元。现有实训实习工位数总计约837个,生均实训实习工位数23个。有教学用计算机共295台,生均教学用计算机8台。有纸质图书3257册,生均纸质图书90册。P
二、学生发展
(一)学生素质
学校结合中职学生实际,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推行“阳光 德育”工程,帮助学生形成阳光心态。通过政治理论课程教学与课内外实践活动有机结合,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育人模式,广泛开展以教师指导、学生主导、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教学活动。学校还将法制 安全教育、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职业素养教育、健康教育等纳入课堂教学中,以 使学生在掌握职业技能的同时,培养做人做事的能力,提高职业道德素养,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实现成人与成才同步的目标,促进了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目前,我校学生思想稳定,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遵纪守法。上学期期末测试中,文化课合格率为90%,专业技能合格率为86%,体质测评合格率为100%,毕业率为100%。
(二)在校体验
学校通过问卷、座谈等方式在学生中开展调研活动。2023年12月,学校对在校学生发放网络调查问卷的形式调研,总体满意度65.28%,其中课堂育人满意度66.13%、课外育人满意度62.9%、思想政治课教学满意度74.19%、公共基础课教学满意度69.89%、专业课满意度67.74%。
(三)资助情况
学校始终把对贫困学生的帮扶放在学生工作的重要位置,校长作为学生资助领导小组组长亲自来抓此项工作,并配备了专门的工作人员、办公场所及办公设备。严格贯彻落实资助有关政策,及时修订完善相关实施办法,细化工作流程,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通过发放、张贴《国家学生资助政策宣传单》,班会等途径,对国家学生资助政策进行宣传,让每位学生和家长都知晓国家相关的最新政策。学校做到广泛宣传,规范评审,确保资助资金专款专用并及时足额发放。2023年,学校共有99人次享受免学费;助学金累计发放63人次。
(四)就业质量
2023年,学校毕业生共22人,顺利升学20人,待就业2人,就业率90%。
(五)职业发展
各专业通过充分的市场调研确定人才培养规格和专业培养目标,制订专业培养方案,重构课程体系和确定课程标准,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及职业成长规律,真正形成融合学生人文素养、专业知识、职业技能、职业态度和职业素养的培养体系,其中包含通过校内实训、校外实训和顶岗实习递进式的系统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实现高技能人才培养。加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的就业实践培训。根据目前的就业形势以及市场需求,开展了多项就业指导活动,有实效性、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三、质量保障措施
(一)专业动态调整
学校开设有护理、幼儿保育、旅游服务与管理、影像与影视技术、会计事务共五个专业。
学校紧密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深入本地及周边企事业用人单位展开调查研究、了解各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结合地方产业结构以及学校专业设置与调整规划,在广泛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不断进行专业方向调整与优化,提高专业建设水平。
(二)教育教学改革
1.公共基础课改革。根据国家相关文件要求,重新修订各专业的实施性教学计划,按照教育部印发的教学大纲(课程标准)规定开齐、开好德育、语文、数学、思想政治、历史、体育与健康、艺术、计算机应用基础等课程,并加大劳动课、体育课的比重。三年制中职前两年每学年安排40周教学活动;第三年前半年安排20周教学活动,后半年校内实训,总学时数3200,公共基础课程学时1000,占总学时的 1/3。
2. 专业对接情况。公共基础课与专业学习、社会生活有机结合,立足于为学生成长奠基。探索将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进行深度融合,进行教学方法改革,在公共基础课程试行推广行动导向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教师培养培训
学校十分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出台了《内蒙古轻工职业技术学校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始终坚持不渝地把培养一支能力强、业务精、思想品德高的教师队伍作为学校工作的重点,制定了教师行为准则,坚持开展教师政治学习,保证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培训,提供尽可能多的机会,使教师的职业道德、实践能力、教学水平、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不断提升,为学校教学改革、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了强有力的师资保障。学校通过召开会议及组织多次信息技术、多媒体课件制作等培训,逐步转变教师教育信息化的理念,使教师充分认识到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教育教学和教育管理中运用信息化技术,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已经在全校师生中达成共识。同时,通过组织全体教师参加校本培训的方式,我校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普遍提高,能够将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管理和研究的许多环节。
(四)规范管理情况
1.教学管理。扎实抓好教学常规管理,实施高效课堂。高度重视教师备课、上课、作业、考试、考核各个教学环节的指导和督查,充分发挥“学生评教”功能作用,积极开展教师赛课、专业技能比拼等活动,努力提升教师执教能力,向课堂要质量,要效益。规范年度考核,建立良性激励机制,调动教师教育积极性。
2.学生管理。学生科全方位地抓好学生的常规管理,学校对学生的手机严格管理,每个教室配手机收纳袋,规定学生上课时必须上交手机,促进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抓好学生自治组织——学生会的工作,重视学生自我成长,积极探索完善学校——班级——学生自治组织三级管理模式,继续发挥学生会及其他学生组织的等学生自治组织的作用,引导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提升。此外,学校注重加强学校、家庭、社会的联系,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为家庭教育提供指导和帮助,形成共同抓好学生管理工作的合力,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管理的效果。
3.财务管理。学校加强财产管理、固定资产管理及项目采购工作,规范报销流程。2020年完成校内各项目组的质保金核对、开票、退票等工作。做好学校固定资产清理、报废及登记工作,健全及完善职校的资产管理制度,时登记所购置的资产并按要求录入学校数据库。及时跟进各项目,并配合做好各项目的验收登记工作。
4.后勤管理。学校后勤部门围绕“务实规范,优质高效”的服务宗旨,结合头绪多、事务杂、突发性强的工作特点,一方面不断强 化后勤人员的服务意识,完善内部管理制度;一方面制订具体工作流程,实行精细化管理,全力为教育教学一线服务。加强硬件建设,绿化美化校园;强化精细管理,做好立档建账,做到物资采购有登记,消耗有记录,借出有手续;灵活协调分工,保障后勤供给,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
5.安全管理。学校严格执行教育局有关文件精神及要求,认真开展各项安全防范工作,重点加强学生安全教育,无发生重大安全事故,保障了师生及校园的安全稳定。开学初进行安全知识讲座学校除联合派出所,举行安全教育辅导讲座及一系列安全教育活动。开学第一课也把安全教育列为重中之重。日常教学过程中举行各类安全教育主题班会,进行各项安全演练。
(五)德育工作情况
1.德育课实施情况。学校按国家要求开设德育课程,加强德育体系建设,德育课程设置科学。根据年级开设《职业生涯规划》、《德育》、《心理健康》等课程,全方位构建德育课程架构,全时段多层次对学生进行德育课程教育。德育课每周不少于四节,落实“五有”,有大纲、有教材、有计划、有课表、有教师,保证了德育课的正常教学。
2.创新德育工作,创建积极向上、文明和谐校园。学校一直以来把德育放在教育教学的首要位置。坚持以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自觉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切实把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教育放在教育教学工作的首位常抓不懈。 一是大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突出以爱岗敬业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有责任心、有正义感、有奉献精神的人。二是加强德育活动课程建设。按照国家规定的德育课程,不断完善德育内容和要求,改进德育方式方法,继续开展班级班干值周制度,组织好军训、跑操运动、各种球类比赛、趣味运动会、文艺活动等寓德育于实践教育、体验教育、课堂教学,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六)党建情况
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紧盯目标、狠抓落实,全面加强党的政治、思想、组织、作风和纪律建设,队伍向心力、凝聚力、战斗力和党建工作水平显著提升。紧紧围绕学校改革发展这一中心和育人的根本任务,充分发挥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探索党建和教育教学工作有机结合的有效途径,提高了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取得了显著的育人效益和办学效益。
一年来,通过个人先学、集中再学、深入研讨等方式,重点学习了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及习近平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紧盯目标、狠抓落实,全面加强党的政治、思想、组织、作风和纪律建设,队伍向心力、凝聚力、战斗力和党建工作水平显著提升。组织全校党员进行了若干专题的研讨,使学校领导班子成员更加清醒地看到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面对的困难与挑战,更加明确了工作思路,为学校总体工作提供了坚强的思想和组织保证。
开展全校性政治理论学校活动。把“三会一课”、党员教育管理、组织发展工作、思想政治工作、缴纳党费、党建园地等内容列入党建目标管理,推动党员教育、管理和监督工作的落实,促进了党员在本职岗位上自觉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党员先进性,通过党员的带头与辐射,提高全校教职工特别是党员干部的素质。
四、校企合作
(一)校企合作开展情况和效果
校企合作是提高学校办学实力的重要途径。学校与企业进行全方位、深层次、 多形式的合作,形成校企按需组合,相互支持,共同发展,实现学校、企业与学 生共赢的发展。多年以来,学校与北师大豆豆幼儿园、中科院幼儿园、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等进行校企合作。根据我校实际,经与企业对接洽谈,已与上述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不仅有效解决学生就业问题,而且还在部分企业建立了学生实习基地。
(二)学生实习情况
学校充分发挥实训、实习环节在人才培养工作中的作用,从系统设计专业实 践教学课程体系入手,培养实训教学师资队伍,强化实训教学管理,建成了能满 足实践教学需要的校内外实训基地,通过“理论+实践”课程教学模式,有效提升了学生专业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 为进一步加强毕业生顶岗实习的规范管理,学校制定了《毕业生顶岗实习管 理制度》,积极跟踪学生实习情况,同时实行校企双方共同考核制度,考核分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对阶段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适当的表彰奖励,顶岗实习考核成绩作为评价学生学习情况的重要依据。学校还组织优秀毕业生回 校做报告,激励在校生努力学习专业技能,为走上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五、社会贡献
(一)技术技能人才培养
学校积极探索“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加大分类培养、分层教学的实训环节训练,鼓励师生参加各类技能大赛。学校还推动用人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将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将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标准贯穿于教学、实训、实习和实践全过程。促进了项目教学、案例教学、任务导向等教学模式成熟,加大了实习实训在教学中的比重。
(二)社会服务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服务社会”,充分发挥师资、设备条件等资源优势,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动力“引擎”。一是在保障学生正常实习的基础上,学校创办驾校为社会开展驾驶员培训工作。二是服务脱贫攻坚,开展建档立卡人员技能培训。三是与县检察院共建绿伞之家,帮助问题青少年培训技能。四是积极倡导教职工义务到社区、敬老院等地开展捐赠、心理咨询、帮扶等“献爱心”便民服务。通过这些活动,向公众充分展示了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成果,传播职业教育正能量、好声音、新形象,扩大了我校社会影响力。
六、举办者履责
(一)经费保障
目前学校办学经费来源一是由创办者出资,二是国家免学费拨款。学校严格各项经费使用管理,本着节俭、够用的原则,确保教育教学经费。
(二)政策措施
一是充分发挥企业行业有办学中的作用,与行业内和企业保持密切联系,探索建立符合现代服务业和学校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深入推进多元化办学方向,落实和扩大职业学校办学自主权。二是坚持走现代职业教育创新之路。创新校企合作机制,加大校企合作力度,通过合作办学及共建精品专业,促进学校整体办学理念和水平提升,不断提高人才培养与培训水平。三是强化现代管理制度建设。以提高管理水平为突破口,进一步加强学校内部管理,坚持向管理要质量、向管理要效益,提升学校办学竞争力。
七、特色创新
一是师资力量雄厚,办学机制灵活,对口升学保障。内蒙古轻工职业学校是依托内蒙古科技职业学院办学,师资力量及教学资源共享,优化了学校的结构调整和职教资源配置,极大地发挥了这些优质职教资源的效用。同时保证了学生的对口升学率。
二是精细化规划学业,人性化科学管理。对于报考我校的学生,学校会安排有多年学业规划经验的老师,根据学生的学业基础、兴趣爱好、自身条件,合理规划学生的学业。如有的中考分数较高,有升学意愿,我们的培养就以升学为主;对于文化基础差,无升学意愿的学生,则以技能培养为主,让他们有技能,有职业资格证书。同时学校为保障学生安全,实行封闭式管理,同时加强人文素养和行为习惯教育,让他们即成人又成才。
八、问题与对策
(一)存在问题
1.招生方面。就目前社会上对中职学校存在的固有偏见等多种原因,导致中职学校招生压力越来越大,近几年我校招生情况明显不尽如人意。
2.经费方面。学校经费主要是个人出资,无法获得政府项目,学校目前由于招生形势严峻,学生数量少,为改善办学环境,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办学水平,学校在校舍维修与改造,新专业设置与建设,师资培训与发展,教学设施更新与升级上均急需项目经费的支持。
3.教育教学方面。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模式等教育教学改革还需要继续深入推进,教育教学质量还需要继续提高。
4.校企合作方面。校企合作的深度不够,企业深度参与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积极性不高,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长效机制尚需完善。
(二)改进措施
1.积极努力拓宽办学渠道,寻求合作单位,考察市场需求,解决经费及办学规模问题。
2.加大对实训基地建设的投入,不断添置、更新实训设备,对实训场地进行模拟生产场景改造,不断满足学生实习实训需要。
3.深化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模式等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实践性教学,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职业素养和综合素质。
4.加强与企业的交流与合作,提高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积极性,建立完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长效机制。